谷精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千金要方》:“腹胀满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百壮,穴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后《类经图翼》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见该条。
隧:经隧(络)。即经穴。《十四经发挥》:“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
即化痰开窍。详该条。
病名。多由时病热毒不清引起。《重楼玉钥续编》:“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甚至连喉肿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见汉医条。
出《神药经》。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猫须草,详该条。
《原机启微》卷下方。柴胡七钱,人参、当归(酒浸)、白术、升麻、葛根、炙甘草各一两,五味子二钱,白芍药六钱,茯苓三钱,黄芪、羌活各一两半,防风五钱,干生姜一钱。为粗末,每服六钱,加黄芩、黄连各一钱,水煎
痘疮的病因。《痘疹方论》:痘疮“凡身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皆疮毒未尽,用四味射干鼠粘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