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九如
【介绍】:
见贾所学条。
【介绍】:
见贾所学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各75克,干姜皮37.5克。以水煎大腹皮取汁,余为末和小丸,每服9克,日二次。功能消胀利水,理脾祛湿。治脾湿胃热,痞满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本方由《
病名。出《灵枢·论疾诊尺篇》。《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龋注,……侵蚀齿,谓之龋齿。”《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风气客之,络搏齿间,与血气相乘,则断肿热气,加之脓汁出而臭,侵食齿,谓之龋齿,亦曰风龋。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生大蒜捣烂成泥敷贴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1~3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虚劳,乳蛾等。
证名亦称骨节烦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多由风湿相搏、或邪伤营卫、或邪热犯肾、
即阴痒。详该条。
运气术语。指六气之纪。即六气的上下升降,升天三年必降,下降三年必升。这样升降往来称为六纪。《素问·本病论》:“至天三年,次岁必降,降而入地,始为左间也。如此升降往来,命之六纪也。”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瘰疬,……灸患人背两边腋下后纹上,随年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后腋下。近代《腧穴学概论》名后腋。位于腋后纹头处。主治颈项瘰疬,肩背挛急不举,喉风喉痹等。直刺0.5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
①病名。指伤寒少阳病而见头痛者。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②证名。指头痛而在少阳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参见头痛
见洁古老人珍珠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