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介绍】:明代人。字九如。鸳湖(今浙江嘉兴附近)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药品化义》一书,后由李延昰(期叔)加以补订。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方。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牛膝(酒浸)三两,石斛、枳壳(麸炒)、防风各四两,杏仁(去皮尖,麸炒黄,研去油)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食前温酒吞下或米汤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R10。《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当耻骨联合上缘旁开2寸再直下3寸,长收肌外缘,股动脉搏动处。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并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即颧疔,详该条。
见王氏医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