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银星独见

银星独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肝经风热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症见黑睛生星点状白翳,分布疏散,既不扩大,又不相连。《证治准绳·杂病》:“大凡见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过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是,……若连萃贯串相生及能大者,皆非星也。”属风热者,宜祛风清热,可用蝉花无比散苍术,加白蒺藜谷精草;属阴虚火炎者,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车前子、白蒺藜、谷精草。

猜你喜欢

  • 兔儿苗

    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 胎脉

    见《坤元是保》。即妊娠脉。详该条。

  • 羊须草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风冷虚劳

    病证名。又名产后风虚冷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

  •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

    书名。明·黄俅辑。10卷。约刊于16世纪末。本书据《素问》一书选录约65篇部分原文编辑而成。原文之后先附以王冰注文,后附以马莳注文。是一部经过选编的《素问》王、马合注本。

  • 灰中苔

    舌中央见灰色苔。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伴有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等证。宜安蛔止痛。亦有见于实热里证者(见《伤寒舌鉴》)。

  • 医级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级宝鉴》。12卷。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本书摘录历代医著,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卷1~2伤寒;卷3~5杂病;卷6女科;卷7~9类方

  • 李含光

    【生卒】:682~769年【介绍】:唐代本草学家。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博览群书,而以医名。撰有《本草音义》2卷。

  • 锐疽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 筋镟伤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九。证治同金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