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五行学说把一至十等十个自然数配属五行,其中一至五为五行之生数,六至十为五行之成数,如《类经图翼》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猫眼草,详该条。
①(qí)。①同平。引伸为正常。《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收齐。”原文指收气与长、化之气相平,意即收气正常。②通脐。肚脐。《素问·腹中论》:“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②音济(jì)。
病名。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长或肿也。”
见《济生方》卷五。即苍耳散,见该条。
【介绍】:见姚应凤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哑门,见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冲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