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仁斋直指方》。指黑睛翳如碎米、真珠者。详翳条。
外治法。出《圣济总录》。适用于外伤疼痛肿胀之证。用桂附散(《圣济总录》: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脐、白矾、细辛去苗叶、白芷、五加皮、桑叶)水煎沸,浸洗患处。
即肌肉瞤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见筋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苍朴二陈汤,见该条。
病名。《仁斋直指方》:“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为厥聋。”或兼有眩晕之证。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暴厥而聋。
【介绍】:见陈总卿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南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