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喘

阴虚喘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阴虚喘逆。指阴虚阳浮所致的气喘。《丹溪心法·喘》:“阴虚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症因脉治·喘症论》:“阴虚喘逆之因:阴血不足,五志厥阳之火,触动冲任之火,自下冲上;阴精不足,龙雷之火,直冲上焦。”症见气从小腹直冲于上,喘声重浊,撷肚抬身,乍进乍退,时止时作,或兼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养血补益肾精为主。阴血不足者,用四物汤加味;阴精不足者,用家秘天地煎家秘肝肾丸等方。参见喘证条。

猜你喜欢

  • 紫虚道人

    【介绍】:见崔嘉彦条。

  • 骆龙吉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内经拾遗方论》8卷。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方药有一定参考价值。

  • 推摩法

    ①指小儿按摩法。心禅《一得集·推摩法论》:“推摩法……按病推之。……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指尖属脏;本节属府。热清寒温,实泻虚补,分顺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以定温清补泻之法,俱有下数,或三百或五百

  • 阴包毒疮

    病名。出《洞天奥旨》卷九。即阴包毒。见该条。

  • 兰止庵

    【介绍】:见兰茂条。

  • 伯高

    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相传为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伯高等人论医药而创医药,为穿凿附会之说。

  • 妇科秘传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 小温经汤

    ①《医学入门》卷七方。当归、芍药、川芎、官桂、牡丹皮、莪术各五分,人参、甘草、牛膝各一钱,水煎服。治血海虚寒,或为风邪所袭,月水不利。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引《简易方》方。当归、炮附子各等分,为粗末

  • 血痔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因便而清血随出者血痔也。”即有明显便血症状的内痔。治疗见内痔条。

  • 益母胜金丹

    《医学心悟》卷三方。熟地、当归各四两,白芍(酒炒)三两,川芎一两五钱,牛膝二两,白术、香附(酒、醋、姜汁、盐水各炒一次)、丹参、茺蔚子各四两。为细末,再以益母草一斤,酒、水各半熬膏,和炼蜜为丸,每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