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即折针。见该条。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即早晨空腹服药。详空腹服条。
病名。又名大头瘟、虾蟆瘟。《医学正传·瘟疫》:“大头天行病,从颐颔肿热者者,又名鸬瘟。”《赤水玄珠·疫门》:“头面肿,俗名鸬鹚瘟、虾蟆瘟。”《证治汇补·咽喉章》:“有司天运气过亢,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
见《中药志》。为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出《幼科铁镜》。详不寐多困条。
病证名。见《喉科金钥》卷上。指喉痹之因于阴寒者。参见喉痹有关各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夫疟者,由复伤于暑,客在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正气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
一种练功的方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交叉于胸前,缓缓向两侧分开,肘部微屈,四指并拢,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