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三。即杨梅疮。见该条。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见《四川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长于喉证,曾述有《喉证家宝》一卷,由其子包岩等编次(1910年刊行)论述喉证诊治、用药(吹药、煎剂)等,较简当切用。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整复。令患者立于低处,医者双手紧握患肢手腕上部,将肩头置于患侧腋下,用力徐徐背起,并向前弯腰,利用肩头的力量使肱骨头复原,如有滑动感,即已复位。
证名。筋惕肉瞤的别称。见《伤寒论大全》卷二。详筋惕肉瞤条。
出《素问·腹中论》。即妊娠。详该条。
见育婴秘诀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在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任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杭的侍医。受朱的指示,从古代方书中选择有效方剂,编成《医方选要》、《外科集验方》二书,并刻版印行
病名。出《疠疡机要》卷上。即疠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