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
正骨器械。出《肘后备急方》。同夹裹,详见该条。
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它药物以求长生,这些药物统称外丹。
病名。指因肠虫扰动所致的脘腹疼痛。《医碥·虫》:“虫证心嘈腹痛,或上攻心如咬,……饥则痛,得食痛更甚,饱即安,时痛时止,以手附击即息。”《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虫痛者,面上白班,唇红,能食属虫,治以
病名。《治疔大全》。即眉心疔。见该条。
证名。黄乔岳《眼科全集》:“此症因肝虚,故受克而泪横溢出,点滴如梅花碎地之状。”参见流泪症条。
消法之一。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治法。详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等条。
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形容满脸通红。太阳病未解,并传阳明时出现的病色。阳明之经循于面,阳气郁发于表,故面色红赤。治宜发汗解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