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气黄者,上气心闷,腹胁胀痛,两脚冷疼,睡卧不安,小便淋涩,状似脾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
多指小便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类经》十三卷:“水液,小便也。”参便浊条。
出《医心方》。为猕猴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昆条。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病名。即瘭疽。见该条。
证名。出《灵枢·本神》。即指滑精。详该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雪渔,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长子。少攻举子业,后承继家学,潜心医学,撰有《伤寒金匮经方简易歌括》、《医汇简切》、《医学正义》、《痘治正名类参》、《愚虑医草》、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