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龙泉。即然谷,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胃肠实热的症状。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①指温温然,热而不甚者。《证治准绳·幼科》:“温壮与壮热相类而有小异,一向热而不止是壮热也。”②《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七:“体热多睡名曰温壮。其证
眼科金针开内障之手法。见《审视瑶函》。《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即有金篦针治圆翳内障的记载。此后,历代不断加以改进,《审视瑶函》所载此法已渐趋完善,并已总结该法操作步骤为八法。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更进一步
方书名。2卷。明·张时做辑。刊于1550年。本书系作者据佚名氏《急救方》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全书共分五绝死、虚劳诸风、伤寒时疫、中诸毒等39篇。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怕日羞明症,虚实两境施,目疼并赤肿,络滞气行迟,火炽兼脾燥,心肝脾辨之,但分邪实治,病亦不难驱,不疼不赤肿,单为血家虚。”
指肘部感到如罗网一样牵急不舒。《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类经》注:“网,如罗网之牵急也。”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补益肾气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可用补中益气丸。
消法之一。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治法。详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等条。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