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髀骨

髀骨

①出《素问·骨空论》。指股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鎚,接于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②指桡骨。《沿身骨脉论》:“辅臂骨者髀骨。”③指锁骨。《沿身骨脉论》:“横骨之前者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④指腓骨。《伤科汇纂》:“胫骨旁生者骨亦名髀骨。”⑤指肩胛骨。《伤科汇纂》:“《检骨格》云琵琶骨亦名髀骨。”

猜你喜欢

  • 沈存中

    【介绍】:见沈括条。

  • 酒食衄

    病名。又名伤酒鼻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饮酒过多,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宜泻热止血,用泻心汤加葛花、枳椇子内服,并以细棉蘸药塞鼻止血。参见鼻衄条。

  • 药酱叶

    出《新修本草》。又名药叶、蒌叶、青老叶。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的叶。主产广东。辛、微甘,温。祛风,温中,燥湿,消肿,止痒。①治风寒咳嗽,哮喘,胃痛,风湿痹痛,子肿。煎服:9~15

  • 猪母刺

    见《福建中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 裴宗元

    【生卒】:十二世纪初【介绍】:北宋医家,徽宗时太医令。赴京前以医名于越。1107~1110年(大观年间)任奉议郎、太医令兼措置药局检阅方书等职,奉命与陈师文、陈承等校正医方,编辑《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刮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用指甲向上或向下频频刮动针柄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感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②推拿手法名。①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指面在体表上,用力作快速的推动。《保

  • 喻嘉言

    【介绍】:见喻昌条。

  • 肿烂喉痈

    病名。系指患喉痈肿痛而溃烂者。《喉科秘旨》卷下:“此症因脾家积热而生红肿溃烂,两手关脉洪大者是也。针少商、商阳、关冲、少冲两手八穴。”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喉痈条

  • 阳跷脉病

    指阳跷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症。《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难经·二十九难》:“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杂病源流犀烛·阳跷阴跷脉病源流》:“至其为病,阳跷则阴缓而阳急。阳

  • 正色

    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属无病的常色。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