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脚气疮。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见《贵州草药》。为龙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灵枢·经脉》。即兑骨。见该条。
指颅顶部。《素问·气交变大论》:“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
针刺方法之一。指进针时,针体与穴位皮肤呈60°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骨骼边缘和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常使用。斜刺时,采取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方向,则根据具体穴位或补泻要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上下相称,行安地。”性格特征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体质和发病特点为
出《本草图经》。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年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