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萹蓄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由喉部向下推至中脘穴,用治呕吐等症。《厘正按摩要术》:“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则吐。均顷蘸汤。”
用质重镇坠的药物,治疗惊怯及精神紊乱之证。《汤液本草》卷上:“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又如癫狂病可用磁朱丸等。
【介绍】:见忽泰必烈条。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又称药引,详该条。
病名。《疫痧草》:“烂喉疫痧,以喉为主。喉烂浅者疫邪轻,喉烂深者疫邪重。”相当于猩红热。参见烂喉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