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履素
【介绍】:
见黄承昊条。
【介绍】:
见黄承昊条。
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出《经验方》。为何首乌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明儿科学家。曾取《古今医鉴》、《济世全书》、《寿世保元》、《普济慈航》有关痘疹诸论,撰成《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4卷,由朱仁斋刊行于万历三十六年(1688年)。
舌中尖红,舌根有淡黄苔。为热入阳明,每有出现黄疸者。如见头汗、身凉、小便黄涩,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见《伤寒舌鉴》)。
补法之一。用温补药强壮心、肾阳气的治法。适用于阳气虚衰之症。分壮心阳与壮肾阳。壮心阳多用人参、附子;壮肾阳多用肉桂、鹿茸、附子。
见袖珍方条。
即腹满。《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详腹满条。
见深师方条。
指眼。五脏六腑的精气汇集于眼,故名。《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参见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