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木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黄栌,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黄栌,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
消法之一。治疗外伤瘀血的方法。如跌打损伤,伤处青肿疼痛,或腹部内伤,气血阻滞疼痛,用七厘散(血竭、麝香、冰片、没药、乳香、红花、朱砂、儿茶)、复元活血汤,祛瘀活血,宣通气滞,瘀去气行则痛除肿消。
①《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二方。煅人中白、绿矾(烧红)、五倍子(炒黑)各等分,冰片少许。为细末,先用水拭净牙齿,再以此散外敷。治小儿牙疳,齿龈赤烂疼痛,口臭出血,甚则牙枯脱落,穿腮蚀唇。②见《
【介绍】:南宋医家。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平素喜好医药,尤爱收录医方。曾将先世所传及平日常用验效方汇集成册,编成《叶氏录验方》三卷。此书曾经医士刘良弼、许尧臣详加校正。
骨名。出《灵枢·癫狂》。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书名。又名《备急千金要方》。30卷(后代又有93卷本,内容同)。唐·孙思邈撰于七世纪中期。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卷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
养生类著作。清·袁开昌撰。1卷。本书旨在“跻之仁寿域”,分别从养怡、调摄、治疾三方面论述了老年医学的有关问题。在“卫生精义”中,认为人的寿命长短虽然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如果能够正确地养生调摄,则同样可以
养生类著作。明·陈继儒辑。本书以读书随笔形式,辑录历代养生家的轶闻趣事,并附以自己的学术见解,重点阐明了“咸多伤生,淡食延龄”;“药可以延年,亦可以折寿”;“绝欲延寿,劳神损命”等养生学观点,有一定的
病名。指睾丸骤肿暴痛者。《灵枢·经脉》:“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即卒然成疝之意。多由寒滞肝脉、气血凝滞而发。症为睾丸骤然肿大,疼痛。宜针灸大敦穴,或服走马汤(《三因方》卷七:巴豆、杏仁。上二味,取绵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炙甘草、炒白芍药,黄芪各半两,熟地黄一两五钱。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服。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