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腮。《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见《医方考》卷三。干姜、黄芩、桂心、半夏、甘草、橘皮、干地黄、芍药各二两,桔梗三两,枳实五枚,人参一两,吴茱萸五合。水煎服。治气噎膈者。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文人兼医生。字载韩,号绎庵,又号琢崖,晚年自称胥山老人。长于诗文,兼通医学。在医学方面,辑有《医林指月》(丛书名。共收集十二种医书,刊于1767年,并校注《慎斋遗书》刊于1949年)。
病名。九虫病之一。又名膈虫病。《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状如瓜瓣。”其症令人多唾。参见九虫病条。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小便利多、小便多。详小便多条。
见《卫济宝书》卷上:“当决之,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去,可以尽毒。”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见捻子条。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