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又名芍药桂酒汤。黄芪五两,芍药、桂枝各三两。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
【介绍】:见何金琇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吹花癣。详该条。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豆科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Thunb.)DC.的根或全草。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苦,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治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
【介绍】:清代人。履贯生平不详。编纂有《药性纂要》一书,系选录《本草纲目》中的597种药物,并略增数种,共计606种。主要录其功用,以便于记忆。
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生于股骨及胫骨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见《江西草药》。为黄花远志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泄泻》。即痰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