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即鳗鲡鱼,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秦艽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时病论》卷四方。煨石膏四钱,滑石、茯苓各三钱,制半夏一钱,东洋参(或西洋参)、麦门冬各二钱,甘草六分。加粳米一撮为引,水煎服。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
胀病之一。见《医宗必读·水肿胀满》。有气虚血虚之分。《张氏医通·腹满》:“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不可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朱砂(以绢盛,线悬箸上,同升麻、麻黄、紫草、连翘四味,用新汲水入砂锅内,桑柴火煮一昼夜,取出朱砂研细)二钱,麻黄(连根节,蜜酒炙)八分,蝉蜕(去翅足)、蟾酥各三分,紫草(酒洗)、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