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制香附丸

七制香附丸

《医学人门》卷八:七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米420克

制法上药分七份,一份同当归60克,酒没;一份同莪术60克,童便浸,一份同牡丹皮艾叶各30克,米泔浸;一份同乌药60克,米泔浸;一份同川芎、玄胡索各30克,水浸;一份同三棱、北胡各30克,酷浸;一份同红花乌梅各30克,盐水浸。春三夏二,秋七冬十日晒干,取单香附为末,浸药水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气血不调,月水前后,结成症瘕;或骨蒸发热,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80丸,临卧用酒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七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42干克 生地 生白芍当归熟地各120克川芎120克 艾炭60克白术(麸炒)益母草各120克甘草30克 山萸肉(酒制)60克 炒枣仁60克茯苓(去皮)120克 生阿胶天冬各60克砂仁45克人参(去芦)30克黄芩60克 延胡(醋制)45克

制法用生艾叶30克,小茴香30克,大米30克,三味熬透去滓取汁,再和鲜牛乳210克,大盐(化水)21克,拌方内香附,浸透微炒,和群药共为细粉,黄酒泛小丸。

功能主治开郁顺气,调经养血。治血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猜,饮食扶少,四股无力,或腹内血块,攻审作痛,及寒湿白带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琥珀调经散

    药方名称琥珀调经散处方琥珀5钱,白芍3两,当归3两,没药4钱,肉桂4钱,细辛4钱,甘草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浮肿。用法用量食远服1钱5分,酒调下。摘录《玉案》卷五

  • 黄龙道水散

    药方名称黄龙道水散处方大戟5钱,芫花5钱,甘遂5钱,牵牛1两,大黄1两,苦葶苈3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般蛊症初感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茶清调下。摘录《活人心统》

  • 桂苓汤

    《直指》卷七:桂苓汤药方名称桂苓汤处方辣桂半两,赤茯苓半两,当归半两,川芍半两,赤芍药半两,蓬莪术半两,京三棱半两,槟榔半两,苍术(炒)半两,桑白皮(炒)半两,大腹皮半两,瞿麦穗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

  • 辟温丹

    药方名称辟温丹别名辟瘟丹、避瘟丹处方红枣1斤(核研末,肉杵膏),苍术1斤(不必制)。制法苍术为细末,以枣膏杵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湿瘟。用法用量辟瘟丹(《松峰说疫》卷五)、避瘟丹(《齐氏医案》卷六)

  • 活脾散

    《幼幼新书》卷十引茅先生方:活脾散药方名称活脾散处方羊粪31个(焙),丁香100粒,胡椒50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脾惊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60年东日照处壁土煎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

  • 健脾利水补中汤

    药方名称健脾利水补中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白芍、陈皮、木瓜、紫苏、苍术、厚朴、大腹皮。功能主治产后水肿。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 顶礼散

    《鸡峰》卷二十一:顶礼散药方名称顶礼散处方生干地黄1两,五倍子半两,紫菀半两,苦参半两,青黛半两,青盐半两,黑锡半两,桑白皮灰半两,龙脑少许。制法先将上5味为细末,次将黑锡于铫子中慢火熔开,用桑白皮灰

  • 小黄丸

    药方名称小黄丸处方南星(汤洗)30克半夏(汤洗)30克黄芩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热痰咳嗽,面赤烦热,唇口干燥,脉洪者。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 黑金膏

    《圣惠》卷六十三:黑金膏药方名称黑金膏处方桂心1分,芎?1分,当归1两,木鳖子1分(去壳),乌贼鱼骨1分,漏芦1分,白及1分,川乌头1分(生,去皮脐),鸡舌香1分,木香1分,白檀香1分,丁香1分,松脂

  • 活血祛风汤

    药方名称活血祛风汤处方当归尾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荆芥9克 蝉衣6克 白蒺藜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和营消风。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用法用量水煎,分二次服。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