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发疽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白鲜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秦伯未条。
未成年的男孩。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迎。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目衄,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病名。①指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
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往往使病邪留滞,病情反复,尤以小儿为甚。《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证名。指心烦意乱。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参见烦、烦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