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注

中注

经穴名。代号KI1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脐下0.5寸,旁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1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1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主治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便秘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脉厥

    厥证之一。①指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证。《温疫论》:“温疫得里证,神色不败,言动自如,别无怪证。忽然六脉如丝,沉细不应指,似有如无,或两手俱无,或两手先伏。察其人不应有此脉,有此脉者,皆缘应

  • 房室伤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

  • 幼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睥倦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 柳子

    出《名医别录》。即柳絮,详该条。

  • 夏春农

    【介绍】:见夏云条。

  • 死胎

    即胎死腹中。详该条。

  • 手指平推扣拨法

    推拿方法之一。简称指拨法。见该条。

  • 手阳明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 禽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多由时气风热所致。初起呈散在疹块,发于背。色紫红,如拳击状,脊背麻木,拘急不疼,神清脉和。服药得汗者顺;若神昏脉数,或微或代,发寒啮噤者逆。初宜仙方活命饮加羌活、独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