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明·汪机《痘治理辨》。即奶麻。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①形容患者发生的响声。《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王冰注:“喝谓大呵出声也。”《灵枢·杂病》:“喘息喝喝然。”②吞进液体或气体之声为喝。
出《金匮要略》。为蜂蜡之一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飞天蠄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鹅口疮。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传染病学》。山楂炭、当归、白芍药、炒黄连、木香、厚朴各3克,酒黄芩、酒大黄各4.5克,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症见微寒壮热,心烦詀语,腹痛作胀,里急后重,滞下不爽,舌尖赤,脉弦
病名。又名黑花凝翳内障、黑花臀。《秘传眼科龙木论》:“初患之时,不痛不痒,微有头旋眼涩,见花黄黑不定,瞳神微大,翳或青白,宜用金针拨之。”似指由某些内眼疾病所致之并发性白内障。参见圆翳内障条。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