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纲目》。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多因恼怒太过,肝木乘脾所致。《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气鬲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鬲不通,恶闻食臭。”或见大小便闭涩,不时吐逆等。治用七气汤、四七汤等方。若见脾胃久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位于鼻孔内上端,鼻粘膜上。主治晕厥,目赤肿痛,中暑等。点刺出血。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出《救荒本草》。为金针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详该条。
古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
证名。《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多因脾气虚损,运化失常,饮食不长肌肉所致。本症可见于虚劳、久泻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