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十宣穴,见该条。
病证名。又称脾咳。指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脾经咳嗽之症,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痿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此脾咳嗽之症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
古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玉茎硬不痿,精流无歇时,时如针状,捏之则脆,乃为肾满漏疾。韭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
即十二病绝产。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与赤眼后生翳同,详该条。
【介绍】:参见吴正伦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轮上一颗如赤豆。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1卷。明·王磐撰于1521年。作者根据其亲自采访有关人员所收集的60种荒年饥馑用的代食品——野菜,整理编成三言歌诀。并说明其采集及食用方法,是一种较通俗实用的备荒本草著作。明末时,姚可成又续补6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