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之别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为肺窍,又曰天牝。”详鼻条。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多由饮食不慎,误食蜈蚣。可先取生猪血饮之,少倾以清油灌口中,蜈蚣滚在血中即吐出。后以雄黄末调服,以解其毒。
见《广西中药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灵枢·四时气》:“风肤胀,为五十七痏。”参见水俞五十七处条。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巴岩香、蛤蒌、假蒌。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全草。分布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苦、辛,温。温中散寒,祛风利湿,行气止痛。①治胃腹寒痛,疝痛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绝痧方,见该条。
出《灵枢·营卫生会》。沤,浸渍、腐熟。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沤渍食物、腐熟水谷,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