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出《摘元方》。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10卷,已佚。
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之一种,又指该科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几种。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见《中药材手册》。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字君辅。生平不详。1265~1274年(咸淳年间)收集常用验方,编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15卷。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一两,肉桂五分。水煎服。治妊妇畏寒腹疼而堕胎者。
经穴名。代号:LI10出《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池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2寸处。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肘臂痠痛,上肢不遂,齿痛
病名。即齿。详该条。
病证名。多由脾经湿热,复受风邪,风与湿热相搏而发。症见眼眶红赤,痒痛难忍,历久不愈。治宜内服清热祛风,除湿止痒之剂,外予棉裹散薰洗,或用郁金、胆矾、月石、炉甘石研细末,用鸡蛋黄熬油调敷。参见眼弦赤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