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①《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芫花、大戟、甘遂、大黄各一两,青皮(汤浸)一两半。上药醋炒,再为细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前温酒送下。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脘腹气滞,不思饮食。②《普济本事方》
见《云南中草药》。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①脉中的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②出《素问·气府论》,即经气。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黄连、黄柏、黄芩、甘草、香附、紫苏子各一两。为细末,用大黄三两熬膏和丸,弹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再贴金箔,每服一丸,井水磨服。治疫疟。
即万应锭第一方,见万应锭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李深之手集方》。
【介绍】:宋代人。著有《混俗颐生录》二卷,已佚。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月经不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