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经脉》。义同拘挛、拘急。参见拘挛、拘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疫疔。见该条。
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病名。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指疔之一,生于手指甲旁尖角间,形如小豆粒,色紫、半含半露,硬如铁钉,状似蛇眼。证治见指疔及代指条。②出《外科启玄》卷二,蛇头疔之别称。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手背腕横纹上当阳池穴与阳溪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及腹中诸气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
《叶氏女科证治》。即经来胁痛。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又作疰夏。因其发病每于夏令,故名。为小儿脾胃虚弱,又遇长夏润溽之气,感受湿热而致。《证治准绳·幼科》:“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
精和血都靠饮食营养所化生,故称。参见精血条。
见《本草便读》。即扁豆衣,详该条。
眼的部位。见《医学纲目》卷十三。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