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即紫梢花,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附馀·盗汗》。阴汗之一种。详阴汗条。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者。详雀舌条。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主次施治。
病证名。指疫喉愈后,邪毒未清,遗留于经络或脏腑之间而表现诸多不同证候的泛称。
见《汝南圃史》。为大一枝箭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贤条。
练功方法之。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一手旋臂转为俯掌,经对侧胸前后,缓缓外展成侧平举状,再收回至腰部,两手交替进行。
【介绍】:唐代人。撰有《养生经》一卷,已佚。
见伤寒论本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