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山枝根之别名,详该条。
专指儿科的出血性病证。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九窍出血。即眼、鼻、耳、口及二阴出血。小儿九道出血,多因乳母喜吃辛辣之物,流于乳络,儿饮之后,停滞不散,郁蒸于内,或因护养过暖,积温成热,热极则涌泄;亦
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条。
出《徐表南州记》。为补骨脂之别名,详该条。
指产期未到而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相当于鼻前庭部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血堂,即鼻内頞下脆骨空虚处也。”
出《庄子》司马彪注。即橡实,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即蛇葡萄,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秫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