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
药材名称刚竹
拼音Gānɡ Zhú
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
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四川。
性味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袪风热,通经络,止血。主治风热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妇女血崩。
用法用量根0.5~1两;果实炒炭存性研细末,0.5~2两,吞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刚竹
拼音Gānɡ Zhú
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
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四川。
性味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袪风热,通经络,止血。主治风热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妇女血崩。
用法用量根0.5~1两;果实炒炭存性研细末,0.5~2两,吞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龙血树别名竹木参、山竹蔗来源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润肝止咳,清热凉血。
药材名称黄缨菊别名九头妖魔、黄冠菊来源菊科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止血
《中药大辞典》:苦蘵根药材名称苦蘵根拼音Kǔ Zhī Gēn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根,夏、秋采取。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苦,无毒。"功能主治利水通淋
药材名称边缘鳞盖蕨拼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中藏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性味《纲目》:"酸
药材名称菊三七拼音Jú Sān Qī别名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
药材名称林问荆拼音Lín Wèn Jīnɡ英文名Branched Wood Horsetail,Forest Horsetail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林问荆的全草。拉丁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药材名称皂荚子拼音Zào Jiá Z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药材名称猕猴梨根拼音Mí Hóu Lí Gēn别名藤梨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etZucc.)Plarich.exMiq.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