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草药著作。又名《简易本草》、《简易草药方图说》。1卷。清·德丰撰,莫树蕃校。刊于1827年。作者通过询访山村乡老的采药实践,共收录南方地方草药60种,大多不见于一般本草文献。每药记其别名、形态、主
书名。67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5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医略》87卷(每卷各论1病)旧稿中的一部分,因余卷散失,故仅刊67卷。此书论述内科疾病67种,偏重于引录历代各家学说,具有资料汇编性质。本书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出《摘元方》。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本草著作。又名《崔氏食经》。4卷。唐崔禹锡约撰于八世纪中。述饮食宜忌。原书佚,今存于《医心方》之佚文146条,冠以“《崔禹锡食经》”、“崔禹”、“《崔禹食经》”、“崔禹锡”等标记。日人田泽温叔(仲舒)
病名。因接触螳螂等昆虫分泌物引起的皮肤病。出《千金翼方》卷二十。又名狐狸刺。患处皮肤干燥,起红紫斑点,肿胀焮痛;甚则溃烂成疮,脓水淋漓。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解毒汤,外用鲜蒲公英捣汁外涂;或用蒲公英根
病名。又名转筋霍乱。指霍乱吐利后筋脉挛急者。多因大吐大泻,津液暴失,血气亏损,筋脉失养,或复感风冷所致。《诸病源候论·霍乱转筋候》:“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足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人足趾;手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
方书名。1卷。宋·王硕撰。约刊于十二世纪末期。本书选方以《三因方》为基础,参考其他有关著作并选录其常用或重要的方药编成。首记人参、甘草、附子等3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单方验方;次载三生饮、姜附汤等常用
即尿。了解小便性状及排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素问·痹论》:“胞痹者,……涩于小便。”参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