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疡医大全》三十六卷。详颊车蹉条。
出《本草纲目》。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区学入门》卷五。《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酒色过度,当胁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
见王肯堂《胤产全书》。亦名子鸣、儿啼、腹啼、鸣胎、胎哭、腹哭钟鸣、钟鸣。指孕妇因气虚,或胎热不安,以致腹中有声如钟鸣者。
证名。指身体抖动并有怕冷感觉。多因暴感寒邪,或心火热甚,阳气被遏所致。可见于外感热病、疟疾、暴受寒冷、饮酒、恐惧时。《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战慄,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
见《本草纲目》。为胡桐泪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问答》。为冬虫夏草之简称,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