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即皂角刺,详该条。
证名。指右偏枯,即右半身不遂。一名右痪。《类证治裁·中风》:“自丹溪……右枯属气虚,用四君子汤。”参见半身不遂、左瘫右痪等条。
十剂之一。用宣开散郁药物组成,具有解除壅塞作用的方剂。如气郁用香附、枳、桔开之;火郁用山栀、青黛散之;湿郁用苍术、厚朴升之,甚则用风药胜之;痰郁用南星、橘皮化之,甚则瓜蒂、藜芦涌之;血郁用桃仁、红花行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青皮,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龙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总穴条。
证名。见《内经吴注》卷二十。同心下否痛,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妇科胎产经验良方》。4卷。清·汪家谟辑。刊于1746年。卷1~2为胎前;卷3~4为产后。全书选录古代文献中对胎产诸病的论述及治法、医案等,间附以作者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