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

证名。指四肢活动受限,不能抬举。多因风袭经络,或脾胃虚衰及积热所致。《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备急千金要方·诸风》:“脾虚寒,厉风所伤,举体消瘦,……四肢不举,身重,大小便利无度。”《医门法律·中风门》:“四肢不举,有虚有实。阳明虚则宗筋失润,不能束骨而利机关;阳明实则肉理致密,加以风邪内淫,正气自不周流也。虚用六君子汤,实用三化汤合承气汤。”又“四肢不举,皆属脾土膏粱太过,积热内壅者,为脾土瘀实,宜泻以开其壅,食少体羸,怠惰嗜卧者,为脾土虚衰,宜补以健其运。”本证可见于中风、偏枯、痿证等。

猜你喜欢

  • 丁信臣

    【介绍】:宋代官吏。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左藏库使,撰有《左藏方》,已佚。

  • 白浆藤

    见《云南中草药》。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 承浆

    ①人体部位名。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处。盖口中有水浆外溢多流经此处,故名。②经穴名。代号RN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池、悬浆、垂浆。属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位于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布

  • 太医院判官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级官员,协助太医院提点、院使、副使等共同掌管医药方面的事宜及太医院行政事务。官阶从八品。

  • 余听鸿

    【介绍】:见余景和条。

  • 腜(méi 媒)

    指妇女始怀胎。《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四:“妊娠之初,月水乍聚,一月为腜。”《说文》:“妇始孕,腜兆也。”

  • 火罐气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 假油柑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 眩仆

    证名。出《灵枢·五邪》。指因眩晕而跌倒。参见眩晕、中风条。

  • 顿泻

    病名。指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次早洞泻,此名顿泻。”治宜健脾利湿。偏湿盛者,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偏脾虚者,用理苓汤加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