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反,反转;戾,了戾,即屈曲不舒。反戾为躯体因病痛影响而呈现屈曲不舒或辗转反侧的异常体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见《中药材手册》。即儿茶,详该条。
【介绍】:见张乃修条。
即髃骨。详髃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病证名。指头痛而见阴寒症状者。《医垒元戎·三阳头痛》:“若阴证头痛,只用温中药足矣,乃理中、姜附之类也。”参三阴头痛条。
见《活幼心书》。指双目流血。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谓其发病“乃胎热胎火所致。”目为肝窍,血乃心液,火灼心肝,迫血上溢,故成此证。治宜凉肝泻心之剂。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指颜面及鼻部发生的红色丘疹。类似酒皶。参见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杓指》卷四:“此症乃痰火流行,凝注舌下,结成泡肿,绵软石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下刀刺破流出黄痰,若蛋清稠粘难愈,须捺净,吹冰硼散,内服加味二陈汤。”参见痰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