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埋药疗法

埋药疗法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善惊

    证名。又称喜惊。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指遇事容易惊吓,或经常自觉惊慌。常伴见心悸不宁症状。多由心气虚或心火旺,肝阳上亢、胆虚及气血亏损所致。当结合因、证分别论治。

  • 分肉解利

    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 升麻榻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方。升麻、漏芦、芒硝各二两,栀子二十枚,黄芩三两,蒴藋五两。浸煮取汁,帛浸湿贴患处。治丹毒,疮肿热痛。

  • 孙公锐

    【介绍】:见孙纯条。

  • 小青胆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重阴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示阴寒之弥漫。①夜半为重阴。日为阳,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名。《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人之体温(正常或病态)多于夜半而降。②病色之重阴。古人分

  • 火罐

    拔罐疗法器具。是一种大小不等,口部光平而不漏气的瓶罐。因其以燃火排除罐内空气,利用负压而吸附皮表,故名。古代火罐用兽角、竹筒、陶土制成;近代普遍用玻璃、竹管或金属制作。参见火罐法条。

  • 喉肿

    病证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气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不速治,毒闭即死。”即咽喉肿痛。详该条。

  • 小品方

    方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2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世纪初。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

  • 痢症三字诀

    书名。1卷。清·唐容川撰于1884年。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及治法、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以七言歌诀介绍治痢常用方剂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