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病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伤风,称为小者,别于伤寒之中风也。”参见伤风条。
病名。多由心脾火旺上攻所致。症见舌上生疮,吐出口外,上结黄靥,难以饮食。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参见舌上疮条。
医论著作。1卷。清·曹存心撰于1824年。本书系曹氏回答其琉球弟子吕风仪所提的问题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以临床病例的立法处方为主,旁涉针灸、本草等内容。书中拟制方药、论述医理均有所发挥。现有《三三医书》本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介绍】:见陈沂条。
【介绍】:见朱栋隆条。
出《新修本草》。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29。亦称中膂内俞,出《针灸甲乙经》。《灵枢·刺节真邪》名中膂。《千金要方》作中俞。别名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平第三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布有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
病证名。见《济生方·虚损》。又称滑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