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取

外取

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猜你喜欢

  • 芝麻响铃铃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 通脊漏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肛漏漏管通向脊骶骨者。症见分泌物如油脂,下位腰椎骨有痠困感。宜内服象牙化管丸并配合手术疗法,或用薰洗法以减轻症状。

  • 伤寒明理续论

    见伤寒六书条。

  • 唐黉(hóng 洪)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芹洲。江苏昆山人。长于外科,采集王肯堂之《疡科准绳》、陈实功之《外科正宗》、祁广生之《外科大成》等书中之简要易懂部分,辑成《外科心法》10卷,附有《外科选要》2

  • 推把上桥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人对练,同取弓步,双方虎口相交叉,轮流进行推拉。

  • 阴阳之宅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

  • 迎风冷泪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症见遇风则冷泪频流。治宜补益肝肾,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白芷、蕤仁、五味子等。

  • 护膝骨

    骨名。即髌骨。详髌条。

  • 肝盛

    即肝气盛。详该条。

  • 妊娠吐酸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吞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