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腰椎伤折,详见腰骨损断。
出《幼科全书》。即胎怯。详该条。
又称夭色。疾病反映于面部的色泽表现为晦暗枯槁者,表示胃气枯竭,脏气败坏,病情多属凶险。《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始”,“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属恶色。
【介绍】:参见程衍道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醋心。《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详醋心、吐酸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生卒】:?~835年【介绍】:唐代医家。绛州翼城(今山西翼城)人。家境贫穷,刻苦学医,以精医被推荐为翰侍讲学士。撰有《药方》一卷。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昆明鸡血藤,详该条。
古病名。指胃气败绝,当不能食,而反能食的危重病证。多因病进或药误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