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妇科秘传

猜你喜欢

  • 谭仁显

    【介绍】:宋代医生。四川成都人,他所居住的庭院,尽皆种植草药,善于应用草药治病。

  • 麻毒陷肺

    病证名。指在麻疹病变过程中,麻毒深重,再感时邪,以致麻毒内攻,陷入于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麻疹发脾肺,故多咳嗽。”症见疹出不透,高热,咳嗽不畅,痰声呼呼,气急鼻煽,甚至面唇青紫。见于麻疹并

  • 人参补胃汤

    《审视瑶函》卷二方。羌活、独活各六分,白芍药、生地黄、泽泻各三分,人参、茯苓、炙甘草、白术、黄芪、熟地黄(酒洗)、当归身各四分,柴胡、防风各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伤寒愈后,余邪不散,上走空窍,眼目瘾

  • 熛疮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又名熛浆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生熛浆疮者,由风热毒气客于皮肤,生熛浆而溃成疮。搏于气血而所作也。始生如火烧汤烫,作泡而起,寻即皮破,熛浆出以成疮,亦甚疼痛,渐

  • 正邪分争

    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邪气因

  • 血鼓

    一名单腹胀。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内伤门》:“血臌之症,其由来渐矣。或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忧郁而血结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发,遂至因循时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

  • 刘居士

    【介绍】:见刘信甫条。

  • 谷疸

    五疸之一。《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可伴见食难用饱,小便不利,脉沉等。《圣济总录》卷六十:“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

  • 胎前谵语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谵语。详该条。

  • 益母蒿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即益母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