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身痒

妊娠身痒

病证名。亦名妊娠遍身瘙痒胎前皮肤瘙痒。多由风热血热血瘀所致。风热多因素体阳盛,加之风热外邪侵袭肌表。症见身痒,起斑疹发热微恶寒。治宜祛风清热解表。方用荆防清热汤(《经验方》:防风黄柏连翘苦参黄芩荆芥、生石膏、白鲜皮蝉衣升麻甘草)。血热多因感受热邪,侵入营血,血热外蒸皮肤。症见身痒、烦躁不安,口渴喜饮。治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方用凉血消风汤(《经验方》:生地、石膏白茅根银花白芍玄参知母、荆芥、防风、牛蒡子、升麻、甘草)。血瘀多因肝气不舒、血行不畅、瘀血停滞、孕后感受风邪,风邪挟瘀血溢于肌表。症见身痒,红紫斑疹、丘疹、舌有瘀点。治宜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用养血化瘀汤(《经验方》:熟地、赤白芍、丹皮桃仁红花牛膝白术首乌当归杜仲、炮山甲)。

猜你喜欢

  • 左歪

    偏产的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左旁也”。相当于左枕横位。参见偏产条。

  • 漏蹄风

    病名。出《解围元薮》卷一:“生小水窠淫痒,搔破则流黄水,久渐成疮,内生蠹虫,烂秽不敛口。”生于脚底涌泉穴处,故俗称穿心脚底风。类似麻风引起的脚底溃疡或脊髓空洞症引起的营养不良溃疡。

  • 从阴引阳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即病在阳而治其阴,与“阳病治阴”义近。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参见从阳引阴、大接经法条。

  • 深师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僧。善治脚气病,曾选录同时代医家支法存等人的有关治疗药方撰成方书30余卷。

  • 痰涎喘嗽

    指痰涎壅盛之喘息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治宜半夏丸。

  • 铁儿茶

    见《中药炮制学》。为儿茶之处方名,详该条。

  • 蚰蜒丸

    《疡医大全》卷十八方。蚰蜒虫不拘多少。焙干为末,枣泥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每清晨白开水送下。治瘰疬。

  • 偃月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

  • 麻蓝

    出《吴普本草》。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 虚烦不得眠

    病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心烦失眠的病证。虚烦指心烦而心下无硬满,与心下硬满烦躁者有别。本证可由气虚、阳虚、阴虚、余热等不同因素导致。属气虚者,常兼见倦怠乏力,纳少神疲,口干少饮,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