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少腹痛

少腹痛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通小。即小腹痛。详该条。亦指小腹两旁疼痛。《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小腹两旁谓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阴肝脏之部,又为胞中之血海。盖胞中之水,主于少阴,而胞中之血,主于厥阴也。痛者,厥阴肝气,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脏不虚者,当疏通以使之上;肝脏虚者,当补益以助其下。”《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若少腹痛,疝病为多,然有不尽由于疝者,其为症可辨。如痛而喜按,虚也,宜温补汤。痛不可按,实也,宜温气汤。痛而小便不利湿热也,宜五苓散大黄滑石。痛而胀急,小便反利,死血也,宜和血汤。痛连阴茎,按之则止,肝血虚也,宜补血清热,用当归、生地、白芍、艾草、牛膝、麦冬、丹皮、童便、甘菊。有汗加人参黄芪枣仁五味子。痛如绞急,不可忍耐,小便如淋,诸药不效,酒欲过度也,宜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立止。痛而按之有块,时胀闷,其痛不移处,瘀血已久也,宜元胡索肉桂香附、归尾、桃仁砂仁。”参见腹痛条。

猜你喜欢

  • 一纪

    记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算,故一纪相当于三十年。

  • 泉门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妇人绝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门十壮,三报之。穴在横骨当阴上际。”即位于女性耻骨联合下缘,阴唇前联合上缘处。

  • 腰柱

    ①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作腰注,即腰俞。见该条。②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杉木四根,制如扁担形,宽一寸,厚五分,长短以患处为度,各以侧面钻孔,穿绳联贯即成。在患处先以醋调

  • 臀上出

    病证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髋关节后脱位。详胯骨出条。

  • 泥丸宫

    出《素问·本病论》。即上丹田。见该条。

  • 久嗽失音

    病证名。多由久咳不止,气阴暗耗所致。治宜止咳,敛肺、养阴。方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加杏仁、五味子、人参等。

  • 叶上果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叶上珠之别名,详该条。

  • 心中懊憹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 膝游风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即鹤膝风。详该条。

  • 单蛾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蛾“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详乳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