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刺莓果,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鸦胆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风寒而起,肿大如李,头不能下视,气塞不通,寸关之脉浮紧,肺胃之症也。”治宜温散寒邪。参见风寒乳蛾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惠眼观证》,已佚。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朱旦伤寒论》一卷。
【介绍】:唐代医生。曾任主管户籍地方官,河中虞乡(今山西虞乡)人。撰有治疗风疾的方书《发焰录》1卷,佚。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又名伤食发丹、食滞丹毒。小儿丹毒之一。多因小儿乳食过多,不能运化,蕴热于内,达于肌表而生。初发形若赤游丹,游走缓慢,且见发热面赤,口酸,舌有黄苔,治宜先消滞,服保和丸,余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聚开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