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百足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

药材名称山百足

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

来源百合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淡,平,微温。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

用法用量鲜品1~3钱(小儿酌减),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百足

药材名称山百足

拼音Shān Bǎi Zú

别名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簇花球子草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iosanthestetaAndr.[P.minorYamamoto]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簇花球于草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短,匍匐状。叶基生,4-8枚;叶柄长20-30cm;叶片被针形、条状被针形至椭圆形,长16-23cm,宽2-4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具5条主脉,折扇状。花葶长13-35cm,总状花序长10-15cm,每一苞片内簇生2-5朵花;苞片被针形,长3-7mm,膜质;花梗长5-8mm;花紫色,直径6-8mm,花被简长2-3mm,大部分与子房合生,裂片6.长圆形或卵形,外轮稍长于简部;雄蕊6,花丝合生的肉质环宽约0.5mm,紫色,花药长约0.5mm;子房半下位,3室,花柱粗短,柱头三裂不明显。蒴果具1-3颗小核果状种子,种于近圆形,长5-7mm,具肉质外种皮,绿色。花期1-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和广西。

性味辛;甘;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郁散瘀。主咳嗽痰多;胸胁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止血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药材名称止血丹拼音Zhǐ Xuè Dān来源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 白花油麻藤

    药材名称白花油麻藤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血

  • 盐蛇

    药材名称盐蛇拼音Yán Shé别名树蜥蝎(《动物学大辞典》),篱筒马、午时逢(《陆川本草》),雷公蛇(《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季捕

  • 紫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檀药材名称紫檀拼音Zǐ Tán来源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的木材心部。性状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显棕红色,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

  • 蒲桃叶

    药材名称蒲桃叶拼音Pú Tá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jambos (L.) Al-st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虱子草

    药材名称虱子草拼音Shī Zi Cǎo别名山麻黄、蛇咬药、千垂鸟、蛇皮草、臭虫草、膈蚤七、麝香草来源芸香科虱子草Psilopeganum sinense Hemsl.,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

  • 甘草

    《中国药典》:甘草药材名称甘草拼音Gān Cǎo英文名RADIX GLYCYRRHIZ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 补血薯

    药材名称补血薯拼音Bǔ Xuè Shǔ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

  • 岭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岭南铁角蕨拼音Lǐnɡ Nán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Sampson's Spleenwort别名肥蕨出处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