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包经

猜你喜欢

  • 左牡蛎

    见《补缺肘后方》。为牡蛎之处方名,详该条。

  • 补益丹

    《医宗必读》卷十方。白术二两,生地黄(酒浸)一两半,龟板(酒浸)、锁阳(酒浸)、当归身(酒浸)、陈皮、牛膝、白芍药(酒浸)、菟丝子(酒蒸,研如糊)各一两,干姜七钱,炒黄柏、虎胫骨(酒浸)、茯苓各半两,

  • 黄龙尾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忽思慧

    【介绍】:元代营养学医家。蒙族。曾任饮膳太医。1314~1320年(延祐年间)主管宫庭饮食,药物补益等工作。积十余年的经验,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谷肉果菜等有关补益的内容,于1330年(天历三年)编成

  • 打碗棵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猫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 和却不藏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生平欠详。

  • 肾气热

    肾经有热,则阴精耗竭,髓减骨枯而腰脊不能举动。《素问·痿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 女科精要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 大叶咸虾花

    见《广州植物志》。即咸虾花,详该条。

  • 呵欠

    证名。又称欠。见《医碥·欠嚏》。详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