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痹

心痹

病名。由脉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脉痹者。《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诸病源候论·心痹候》:“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圣济总录·心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症因脉治·心痹》:“心痹之症,即脉痹也。脉闭不通,心下鼓暴,嗌乾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治宜茯神汤赤茯苓汤秦艽汤紫石英散、***散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方。

猜你喜欢

  • 爪甲

    指(趾)甲的通称。《证治准绳》卷三:“爪甲边缘结脓,剧者爪皆脱落。”

  • 胆风毒气

    证名。指风毒之气入胆而昏困多睡之症。《圣济总录》:“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困多睡,酸枣仁汤方。酸枣仁研,生用一两,腊茶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二两。右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 瘪桃干

    见《中药志》。即碧桃干,详该条。

  • 妇科玉尺

    书名。《沈氏尊生书》中的一种。6卷。清·沈金鳌撰于1774年。作者取玉尺所刻分寸“坚久不磨”可以作为标准,故题名“玉尺”。卷1求嗣、月经;卷2胎前;卷3临产、小产;卷4产后;卷5崩漏、带下;卷6妇人杂

  • 疳病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 火把果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 地菅

    出《名医别录》。为白茅根之别名,详该条。

  • 七姐妹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 冷泪

    证名。《银海精微》:“若迎风而出汪汪,冬日多,夏日少,拭即还生。又不分四季皆有,此冷泪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招引外风所致。如椒疮及鼻部疾病引起泪道不畅等,亦可造成。本证眼无红痛,无时泪下,迎风

  • 风晕

    病证名。《东医宝鉴·外形篇》:“风晕,伤风眩晕,恶风自汗,或素有头风而发作。宜川芎散、芎散。”参见眩晕、伤风眩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