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水》。即手阳明大肠经,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龙木论》。又名疳涩眼。《儒门事亲》:“凡小儿疳涩眼,数日不开,皆风热所致。”《证治准绳》:“肝者眼之候,上膈伏热,痰涎壅滞,以致肝风入眼,赤肿翳生,眵泪烂眶,痛痒揉擦,昏暗雀盲,甚至经月合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肯堂医论条。
【介绍】:北宋医生。善针灸,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
经外奇穴名。即今之三商,见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③丝竹空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